罗马尼亚
简介: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。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,南接保加利亚,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,东南临黑海。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。
官方语言:罗马尼亚语
宗教:东正教
教育:罗马尼亚的高等院校历史悠久,许多都在百年以上。现罗马尼亚的国立普通高等院校有49所,军事院校(隶属于国防部、内务部等特种部门)有6所,私立高等院校共35所。罗马尼亚强项优势专业主要集中在国立大学。一般设学士、硕士、博士三级学位,学制3+2+3,即本科3年(学士学位的学制因专业而异:自然科学、人文学科、社会和经济学、法学、政治科学、美术、体育等学科学制3年;技术科学、工程学、技术工程学、农学、林学等学科学制4年;全科医学、牙医学、兽医学、建筑学等学科学制6年)、研究生(硕士)2年,博士3年。
同中国的关系:中国同罗马尼亚自1949年10月5日建交以来,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。罗历届政府均奉行对华友好政策,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,不与台湾进行官方接触。1971年10月,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,罗作为联合提案国,投票赞成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。2004年,两国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。两国高层交往频繁,相互了解与信任不断增强,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合作良好,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富有成果。
饮食文化:罗马尼亚人以吃西餐为主,也乐于品尝中餐。他们对早餐要求简单,午餐很重视,晚餐可以从简,一年四季都爱喝清凉饮料,并喜欢冰镇。他们喜欢在餐桌上备用酱油、醋之类的调味品。他们偏爱食牛肉,认为牛肉营养最为丰富。他们爱吃煮老玉米。不过他们吃法个别,总喜欢蘸点细盐一起吃,据说放盐是为了消毒。他们对中国的茶也有一定的兴趣,有人也愿意品尝喝上一小杯茶水的,但他们很少有人连喝几杯的。
罗马尼亚人民宫
圣三一东正教堂
佩莱斯城堡
布加勒斯特凯旋门
保加利亚
简介:保加利亚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国家,与罗马尼亚、塞尔维亚、马其顿、希腊和土耳其接壤,东部滨临黑海。保加利亚国土面积为110994平方公里。2017年,人口总量为705万人。
官方语言:保加利亚语
宗教:东正教
教育:保加利亚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。高等教育第一阶段4-5年(建筑学和医学6年),学生学习结束后,须通过国家考试,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需要提交论文,并进行论文答辩,最后获得大学毕业文凭(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文凭);高等教育第二阶段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分为两种形式,一种是不同学科的专门资格文凭培训;另一种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,其学制3年,论文通过后,可被授予硕士学位;高等教育的第三阶段即博士阶段,研究生需要有独立的科学研究成果,提交一篇对有关学科有重要贡献的论文,并经过论文答辩后方可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。
同中国的关系:1949年10月4日,保加利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,是世界上第二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。保加利亚历届政府均坚持一个中国立场。50年代,两国关系发展顺利,经济合作、政治互信、文化交流同步跟进。60年代起,受中苏关系恶化影响,保加利亚一度追随苏联的对外政策,导致中保关系一度僵化。自80年代起两国关系逐步解冻,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增多,两国关系平稳发展。
特色:保加利亚玫瑰属国际香型,花量大、开花集中,开花时散发出清甜的玫瑰花香,是提取玫瑰精油和生产玫瑰纯露的最佳品种,具有很高的 经济价值。保加利亚玫瑰鲜花中富含多种维生素、葡萄糖、果糖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三萜类化合物(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)等数百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。此外,还含有大量的香茅醇、香叶醇等数百种芳香物质。保加利亚的玫瑰产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素有“玫瑰王国”之美誉。用保加利亚玫瑰鲜花生产的玫瑰纯露,每公斤售价达1000美元。从保加利亚玫瑰鲜花中提取的玫瑰精油,每公斤售价高达7000~8000美元,素有“液体黄金”之称。中国以保加利亚玫瑰为原料,开发出了玫瑰精油、净油、玫瑰浸膏、 糖玫瑰、玫瑰花粉、玫瑰干花、玫瑰干花蕾、玫瑰干花瓣、玫瑰纯露(玫瑰花水)等系列产品,以上产品都是极名贵的天然香精、香料和食品增香的重要原料,同时也是制药、茶饮、美容、化妆品生产等最受欢迎和不可缺少的原材料。保加利亚玫瑰的出油率远高于真正的玫瑰。
饮食文化:保加利亚人的饮食大多简单、丰盛、营养丰富。早餐通常是面包加咖啡;偶尔也会加入奶酪和水果。午餐可以是切碎或切片的新鲜蔬菜沙拉,搭配坚果和奶酪,或者稍微加点油和柠檬汁,如果可以的话,接着是肉或鱼,然后是牛奶和谷物(如大米布丁)或水果和酸奶制成的甜点。晚餐可以先来一份开胃酒,里面有斯利沃夫卡、黑橄榄和奶酪,一份炖菜,还有一份配菜,是用冰镇的豆子或小扁豆做成的,搭配葡萄酒,然后是水果和土耳其咖啡。城市和农村饮食的主要区别在于食物的种类和是否有肉类的存在。
古罗马露天剧场
亚历山大·涅夫斯基大教堂
里拉修道院
阿尔巴尼亚
简介: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,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。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,南面则与希腊接壤,东临马其顿,东北是塞尔维亚、北接黑山。
官方语言:阿尔巴尼亚语
宗教:伊斯兰教、天主教、东正教
教育: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落后。1938 年全国文盲率 90%,24%的农村地区无学校,四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25%。全国无高等学校,仅有 8 所中学。1946 年成立人民共和国后,颁布《学校改革法》,规定学校与教会脱离、教育机构国有化、用本族语教学及普及四年制义务教育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,并确立四三四制(即小学 4 年,不完全中学 3 年,完全中学 4 年)。
同中国的关系:阿尔巴尼亚于1949年11月23日与中国建交,1954年8月双方互派大使。60—70年代间,两国、两党关系十分密切,中国对阿提供了近100亿人民币和60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援助,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了142个完整的项目。
饮食文化:阿尔巴尼亚人普遍喜欢吃羊肉,爱用黄油烧菜;对煮鸡蛋也十分感兴趣。他们喜欢吃水果中的菠萝、葡萄、苹果、香蕉等,习惯于吃西餐,对中餐菜肴也非常乐于品尝。一般都以刀叉为用餐工具,对中国的筷子用不习惯。
地拉那金字塔
基督复活东正教堂